复旦微FPGA概况
复旦微在国内FPGA芯片设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最早推出亿门级FPGA产品的厂商。 公司从2000年开始进行FPGA的研发,曾陆续推出百万门级FPGA和千万门级FPGA,公司于2018年第二季度率先推出28nm工艺制程的亿门级FPGA产品,SerDes传输速率达到最高13.1Gbps,并在2019年正式销售,目前已经向国内数百家客户发货,填补了国产高端FPGA的空白。
据其招股书显示,在5G和人工智能时代,FPGA的优势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研发上,针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应用领域,公司正在28nm工艺制程上研发基于FPGA的PSoC芯片,为人脸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新兴领域提供性价比更优、可靠性更高的人工智能PSoC解决方案。公司同时还开启了14/16nm工艺制程的10亿门级FPGA产品的研发进程。
(复旦微各系列FPGA芯片产品介绍)
复旦微FPGA营收情况
根据复旦微披露的消息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FPGA及其他芯片营收占比为11.35%。
具体来看,FPGA及其他芯片主要由FPGA芯片、智能电器芯片、导航基带芯片等组成,产品广泛应用于高可靠产品、导航终端、漏电保护装置和家用电器等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FPGA及其他芯片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15,831.25万元、15,484.34万元、15,541.16和8,132.25万元;其中,FPGA芯片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9,903.68万元、6,861.46万元、8,384.91万元和6,221.5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03%、4.86%、5.76%和8.69%。
募集6亿资金用于FPGA等领域
据复旦微披露的消息显示,本次募集的6亿资金拟用于可编程片上系统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
复旦微招股书中指出,募投项目的实施不会改变公司现有经营模式。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可编程片上系统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支出主要为工程化试制、设备购置及软件工具购置等,不存在购置生产线、建设生产厂房等支出,符合目前公司路Fabless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经营模式特征。
按照复旦微的规划,“可编程片上系统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项目建设期两年,计划总投资36,000.00万元,设备购置6,503.00万元,软件开发工具购置费6,280.24万元,IP固定授权费3,600.00万元,技术开发费8,000.00万元,工程化试制费用15,216.76万元。
从进度上看,该项目主要内容为QL/ZQ系列可编程片上系统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分为样片开发、产品化、量产三个主要阶段。项目建设期为两年,分两年进行投入,开发芯片和通用开发套件,完成芯片量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复旦微认为,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的升级与产品的迭代速度快,同时芯片产品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且先发企业的优势明显,这要求公司对于市场需求拥有准确及快速的把握,对于产品定位具有敏锐的判断,对于研发能力更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发展于科技储备资金”项目便是应对这种趋势而做的准备之一。据披露的消息显示,复旦微将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将用于新一代嵌入式可编程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性能人工智能加速引擎项目以及高级别安全芯片项目。
公司表示,上述项目均与公司现有主要业务、核心技术密切相关,符合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是公司现有主要业务、核心技术的发展与补充。
复旦微在其披露的内容中显示,本次募集资金项目成功实施后,公司产能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将继续巩固在已有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加大对核心市场的渗透力度,有利于公司加强品牌宣传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售后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预计募集资金的投入将增加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