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思 MCU 内核低功耗技术在智能汽车领域有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具体方面:
- 车载定位追踪:海思 Hi2115 芯片被应用于车载定位追踪器中,其支持 NB-IoT 通信,具备省电模式(PSM),电流功耗在 PSM 模式下小于 0.8uA。基于 Hi2115 的车载定位追踪器可实现 GPS + 北斗和 LBS 双定位,还能集成加速度传感器、电池管理等功能,为车辆提供定位、防盗、温度、电量、电压监控等多种服务,适用于电动车、摩托车、物流车、私家车等多种车型。
- 车身域控制:海思泛工业 MCU 中有针对车身域控制的芯片,其车规级产品符合 AEC-Q100 标准,工作温度范围为 - 40°C 至 125°C,具备功能安全 ASILB/ASILD 等级。这些 MCU 采用自研的 RISC-V 内核,如 L131 RISC-V 自研核(对标 M4)、L170 RISC-V 自研核(对标 M7),具有超低功耗内核及 IP,集成高精度 RTC 时钟,还支持 CAN FD、LIN、车载以太网等车载协议,可用于车身的各种控制场景,如车窗控制、车门锁控制等,在保证功能正常运行的同时,有效降低功耗。
- 智能电驱系统:华为自研的 SIC 芯片模组应用于智能电驱系统中,提升了 MCU 效率,使其达到 99.5% 以上,有效支撑总成电机效率达到 97.8%,远超同级竞品。相比传统硅基 IGBT 模块,减少功率损耗 50%,这种低功耗、高效率的特性,能够满足各种严苛工况,为智能汽车的动力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