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胜微滤波器技术创新计划的实施步骤可围绕技术研发、产线建设、产品落地、市场拓展等环节有序推进,具体如下:
首先,在技术研发层面,建立多层次研发体系。一方面,组建专业研发团队,聚焦材料、结构、工艺等核心领域,针对新型压电材料(如高性能铌酸锂、钽酸锂变体)、先进电极设计(如倾斜电极、异质结电极)等开展基础研究,通过材料掺杂、晶体生长工艺优化等提升材料稳定性与机电耦合效率。另一方面,借助仿真工具(如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滤波器结构进行模拟验证,优化声波传播路径,提升频率选择性和带外抑制能力,同时同步推进高频段(毫米波)和宽带滤波器的技术预研,积累专利成果。
其次,在产线建设与工艺迭代方面,分阶段推进产线升级。以现有 6 英寸 SAW 滤波器产线为基础,持续优化生产流程,提升 MAX-SAW 滤波器的量产良率,同时加快 12 英寸 IPD 滤波器产线的产能爬坡,通过引入自动化检测设备和工艺监控系统,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此外,与晶圆代工厂、封装企业合作开发先进封装工艺(如 3D 堆叠、异构集成),缩短研发周期,推动滤波器与其他射频器件的高效集成。
再者,在产品落地与验证环节,实行 “样品 - 试产 - 量产” 阶梯式推进。先完成新型滤波器的工程样品研制,通过内部严苛测试(如温度循环、振动、可靠性测试)后,送样给核心客户(如智能手机厂商、汽车电子企业)进行联合验证,根据反馈优化产品性能。待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后,启动小批量试产,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最终实现大规模量产并导入客户供应链。
然后,在市场拓展与生态构建上,分层拓展应用场景。在巩固移动智能终端市场的同时,针对汽车电子、通信基站、物联网等领域的特殊需求,定制开发符合车规级、工业级标准的滤波器产品,通过与整车厂商、基站设备商建立合作,完成产品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同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行业规范,提升市场话语权。
最后,在资源保障与持续改进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如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实验室),共享技术资源与研究成果。定期收集市场反馈和产品失效数据,成立专项小组进行分析,针对性调整研发方向和生产工艺,形成 “研发 - 生产 - 应用 - 优化” 的闭环,确保技术创新计划持续推进并落地见效。